驼铃摇得斜阳醉 唱卧敖包禅心归 走进国家AAAA级旅游区银肯塔拉
“让心更辽阔”,这是
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一句“招牌”语。
每一个渴望远行的人,在看见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都会泛起阵阵涟漪。走进开发面积约60000多亩的银肯塔拉,听一听浑厚苍凉的驼铃声,看一看掩映于深蓝雾霭里的白色敖包,摸一摸果实丰盈的千年木瓜树,听一听意蕴久远的鄂尔多斯婚礼,坐一坐世界最长的空中沙漠索道……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将一寸寸的时光剪成一段段大漠深处的故事,或如诗般干净利落,或似词般缠绵悱恻。
七月盛夏,正是鄂尔多斯高原的好时节,细风拂杨柳,丽日涂彩釉,高天送闲云,碧草迎贵客。位于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的银肯塔拉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区,游人如织,欢声飞歌。
这是一个集沙漠生态文化、草原文化为一体的4A级综合性旅游景区,以敖包祭祀文化、沙漠拓展演练、高空沙漠索道浏览、沙漠滑沙、沙漠越野、沙漠爱心造林、沙漠响沙带为主要游玩内容,游客可以体验真正会唱歌的沙漠、欣赏蒙古族风情餐饮文化、观看蒙古族马术表演及亲身体验马背生活、骑沙漠骆驼游沙漠豪情。蓝天、白云、黄沙、绿草,层次分明的色彩铺陈出景区的底色,世界上最高的敖包、最大的蒙古包、最多的响沙带、最长的沙漠索道等9项世界吉尼斯纪录勾勒出景区的与众不同。
“我们坚持以回报家乡为原则,注重生态恢复,这些年累计投入四千多万元用于沙漠绿化。在这里不仅能看到沙漠美景,还能看到深入瀚海腹地的绿洲。”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
走过一条曲折灵动的木质回廊,便可以坐上索道缆车,短短36分钟的时光里,任清风扫过耳畔,眼前沙丘、绿洲交替而过,柳暗花明,明暗交错,心绪在广袤间流动成曲。
下了缆车,就到了一个大沙丘之上。茫茫的沙海,一望无际,沙的波浪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流沙细如粉末,微风拂来,沙随风慢慢地飘动,形成金光灿烂的鳞状波纹。随意选择一处被塞上之风修葺过的沙脊,顺坡而下,体味流沙的温热,感受肌肤与流沙的轻吻,同时可听到重如呼麦、轻似胡音,急如重鼓,缓似流泉的天籁之声,恍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在景区,这样的响沙带有27处,为世界之最。
目光远及,一个个沙丘像连绵起伏的波浪,仿佛能看到有似水的沙砬,正在轻缓地流动着,流过沧海桑田,依然容颜如初。游客们可以坐上沙漠冲浪车开始沙漠探险,起落的巨大反差,流线型的急速折返,经历了上坡前车体几乎竖直着与沙坝平行的立于沙坡底部又冲上顶峰时的雄伟气魄,感受了下坡时将人体与车身一齐扔向空中做几近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惊心动魄。沙海的跌宕起伏令游客们狂热的激情达到了极致,不时有游客发出得意的吼叫,或是爽朗的笑声,那声音便可以越过云端,传到九霄云外……沸腾了整个银肯塔拉。
再远处,便是影影绰绰的银肯塔拉敖包。每一个到过哔咔漫画
的人,都要去敖包上一拜,这一拜祈个吉祥如意,这一拜求个全家和美。沿途过去,都是严正有方的锁边林,将一块块黄沙湮没在一丛丛绿色下。再近了,沿着九九八十一个台阶,拾阶而上,布满岁月之纹的“骆驼石”将在达拉特旗境内传世了百年的石头敖包通身包护,台阶两边是汉白玉栏杆,在阳光下散发着细碎的光,仿佛今人讲述着一个传承久远而历久弥新的故事。绕着敖包顺时针转过三圈后,凡人的愿望理想就在那洁白的敖包上随着五彩的哈达轻舞摇曳,直到高达28米的顶端,在离长生天最近的地方,化作对生命的敬仰,对苍天的感恩。凭栏处,沙海边,碧翠望无边。远处的沙漠绿洲如一袭锦缎,华丽丽地罩在银肯塔拉的身上。不时有音域宽广、歌声醇厚的蒙古族曲子飘来,细细问来,原来是一群游客息营在沙地,一壶烈酒、一碗羊肉,一曲轻舞、一段古乐,三寸日光流转成画,浓妆淡抹总相宜。
告别敖包,顺道可前往瞻仰千年木瓜树。经年累月,饱吸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自是不同凡响。虬枝盘错上,是华盖盈满的枝叶,正在成熟的果实隐约其间,偶尔有熟透裂开之果,两半绒白、几粒果籽,又是一程山水一个轮回。各色哈达在中间灵动着,那是一个夙愿、一份寄托,或是一个不远万里的远行者的虔诚之心。
若回头看过,一串脚印,沿着沙地延伸,每一个印痕,像一个音符,或轻快,或低沉,或咏叹;每一个步履,错落成凝重的思索,环环相扣,依依相连,深深刻印在每一个游客的心中。
午间的银肯塔拉是欢腾的、热闹的,可以忘掉世俗忧烦的。在银肯演艺宫,彩灯开启,仿若夜星灿烂,雕梁画栋、彩壁生花,将世界上最高的无柱混凝土结构蒙古包衬托的华丽多姿。就着清凉爽口的酸奶,配以金黄的炒米,再来一盘香气四溢的手把肉,味觉开启之时,也是听觉盛宴的开始。一场鄂尔多斯婚礼将蒙古民族的婚俗文化中的精华表现的淋漓尽致,女子丹唇明目,人面桃花,男子俊朗潇洒,惊才风逸,还是温润如初的美娇娘,还是雅人深致的男儿郎。喝着美酒,弹起三弦,拉起四胡,唱着优美动听的喜庆婚礼的鄂尔多斯民歌,蒙古民族的细腻与豪放一样令人深陷其中。一首歌歇繁星醉,一曲舞罢待月明,打开蒙古包的大门,又是一个艳阳天,又是一段山水情。
到银肯塔拉,一定要骑沙漠骆驼游沙漠豪情。夕阳将嫩黄的沙漠燃成金黄,然后是深浅不一、流光轮转的橘色。此时,翻身一跃,跟着驼队走向远处的沙地,此情此景莫不是恰到好处。驼铃在耳边叮铃做响,又是一番滋味上心头。漫漫古道,旧人难归,思情难耐,寄予孤烟。驼蹄下的沙如水一般,一股一股从地下喷涌而出,在沙面上盛开成一团一团大大小小的沙的花蕾,等凝思之人从骆驼长长的温热的喘气声中缓过神来,又是沙海里欢快的笑声。玩累了,走倦了,捧一掬来自地下300米的沙漠清泉,一腔甘甜,满心清凉,“泉眼无声惜细流”,此时才更心澄神明。
晚霞红似火,印染半边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兴奋了一天的游客们,可以躺在沙丘的最高点,拂去骄阳炙烤的浮躁,任凭流沙的温热,沁入心田,驱走渐趋朦胧的倦意,感受落日与心灵天涯咫尺的情牵,生出禅意无边。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们开始讨论这里的每一粒沙里的每一朵花开。“我从没来过沙漠,第一次来就有了那么多惊喜,真的很不想离开,这次旅行比我想象的还要美。”来自广东省的李先生毫不掩饰对银肯塔拉的好感,而身边的一大堆朋友也附和着李先生的说法。
今天,银肯塔拉旅游区再不复当年的荒芜空寞,连寂寂黄沙也因为人气而充满了生气,每年有众多的游客来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盛景。仅今年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累计收入340多万元。“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打造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建设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立市、旗两级旅游委员会,设立两级扶持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到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50亿元。我们对景区下一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再完善我们的旅游设施,增加一些旅游项目,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银肯塔拉的美。”银肯塔拉旅游区的负责人李龙说。
采访结束时,驼铃再次响起,它们也将送走今天的最后一拨客人。落日的余晖由殷红,到橙红,再到橘红,银肯塔拉正在滑入天与地相连的金色中,我们缓缓步出沙海,心也被这难得的美景晕染的柔软舒展,谁也不再说话,生怕错过了这绚丽的风采……
来自
哔咔漫画
zhagr.com
哔咔漫画
特产加盟批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313155002@qq.com